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國企系陳瑀屏教授與莊璦嘉教授「Exploring the Neural Patterns of Person-Environment Fit. 以神經科學探究個人環境適配的生理機制」
發佈日期:2019-03-18 
瀏覽數:104
 2019-03-18 更新



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工管系莊璦嘉老師與國企系陳瑀屏老師、心理系黃從仁老師合作研究:「Exploring the Neural Patterns of Person-Environment Fit. 以神經科學探究個人環境適配的生理機制」

  本次管理學院教師跨領域分享活動邀請到國企系陳瑀屏老師分享她與工管系莊璦嘉老師、心理系黃從仁老師合作的研究-「Exploring the Neural Patterns of Person-Environment Fit. 以神經科學探究個人環境適配的生理機制」。這個研究以組織行為學中的個人與環境適配概念為主軸,將神經科學帶入管理學領域中,試圖瞭解組織行為的生理現象。陳老師提到,適配在組織行為領域是個重要的議題,關乎個人與工作環境中的實體,例如組織、同事、主管等是否合得來。而這個研究會探索到適配與不適配在生理上是否有所差異,例如,兩者是有相同腦區反應,但是有強弱差別;或是兩者有不同的腦區反應?更進一步說,我們是否能從腦部反應反映出員工在真實世界中的特質?

  這項研究以核磁共振腦部造影為研究工具,藉由讓員工閱讀依據自己的工作、個人特質與偏好等進行客製化的職場故事,類型包括中性情境及針對自身與工作場所中各個實體的適配與不適配的情境,受試者是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且為右撇子的全職員工,每位受試者在磁振造影儀器中進行四回合的故事閱讀,每個回合共10個故事,藉此瞭解員工在不同情境下的腦部反應。除了腦造影外,也以問卷進行員工行為與知覺的衡量,包含若在該情境下是否選擇離職、員工在現職工作的適配程度等。陳老師說,雖然這個研究還在分析階段,但有幾個有趣的結果可以和大家分享。從行為變數的結果來看,五大人格中的勤勉審慎性格與個人知覺適配間有顯著關係,意指越是勤勉審慎的員工,會覺得自己與自身工作環境中不同實體,例如主管,有更高的適配程度;另外,日常情緒越正向,或是情緒智商越高的員工,所知覺到的個人與組織適配程度也越高。而在不適配的情境下,針對適不適配問題傾向填答適配者,反而是與自己現實工作環境適配程度較低的員工。陳老師也簡介了實驗的操弄確認成果,確實員工在不適配的情境中,知覺到的適配程度顯著低於適配的情境,代表員工能區分出適配與不適配故事的差異。在行為的結果中有一項有趣的發現,員工在填答情緒相關問題時所需的時間顯著低於填答適配與否的問題,陳老師認為這可能代表著員工在判斷自己與工作環境合不合時,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做理性判斷和思考才能下定論。

  另一方面,從腦部造影的結果來看,這項研究發現員工在適配與不適配的情境下,腦部反應區域是相似的,但兩者腦部反應的強度不同,相對於適配,不適配情境的腦部反應更加強烈。無論是適配或不適配情境下,都與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有關。心智理論主要在於「理解他人」,可被區分為認知心智理論與情緒心智理論。認知心智理論在於理解他人想法,而情緒心智理論則在於理解他人感覺。陳老師說,從這項研究的結果來看,員工在適配相關情境下,會使用到認知心智理論的腦部區域,代表員工會理解對應的實體,例如主管,然後進行彼此間是否適配的判斷。有趣的是,當員工面對的實體是「人」的時候,例如同事與主管,他們認知心智理論的腦部反應會比當面對的實體「非人」的時候,例如組織與工作,更加強烈。

  感謝陳老師今天熱情地與老師們分享將神經科學帶入組織行為議題的相關研究,與會的老師們也不吝提供想法與意見,提供未來研究可行方向,各領域老師透過跨領域合作與交流平台,彼此相互瞭解,相信未來定能激盪出創新的火花,拓展既有的研究領域,開創新視野。

 


 

撰文者/商學研究所博士 李煦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