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Events
  • Big Events
【TCP】113 學員心得-南山人壽 財金系
Activity day:2025-01-27 
Published At:2025-01-24 
Views:238  2025-01-24 updated

  這是我第一次的TCP課程。當初在眾多選擇中,發現自己對於保險業的工作內容、企業內部門運作等皆一知半解。當提及保險業或人壽業時,只會習慣性地將推銷、業務員等字眼與保險業整體的工作劃上等號,卻未曾深入了解這個佔台灣金融機構資產總額近四成、現金水位高使其資產管理為核心競爭力的壽險產業。然而,透過從11月開始的六堂週五的課程,我有幸能夠聆聽南山的主管以及資深員工的分享,讓我得以重新從各個面向認識南山人壽、保險,甚至金融業。

 

  六堂精彩的課程中,除了最後一堂由南山人壽投資長-劉慧欣分享的課程未能如期參與,在其餘五堂課程中我皆收穫良多,亦拓寬了我對壽險業的想像。而這五堂課程,就彷彿五個各自不同角度的面相互交織,最後構成了完整而立體的「南山人壽」:精算與業務,乃打造南山人壽的產品並順利將其轉移至消費者手中的關鍵部門,是形塑南山具有龐大資產而不至於虧損的基礎;投資,負責確保這些透過保險流入的龐大資產的有效應用,能依據市場情勢買賣各金融

商品;數位,則致力於透過新時代數位工具,簡化與便利化上述的流程,使得公司各部門之間資訊得以流通;而品牌,其中包括「永續生態圈」概念、消費者以及業務的體驗、甚至對外的公關宣傳,是南山的核心理念,也是南山能被消費者記住的最重要的價值;最後,永續,架構於上述四個面之上,代表著南山對於未來的展望與和世界趨勢互動的方法。五大由各自專業領域組成的面向,建立起了南山人壽這個聲名遠播的企業。

 

  不只對於部門內的運作、以及部門與部門間的互動有更多的了解,我在TCP的課程中,亦看到現在所學的事務與企業結合的可能,並激發我想更深入探索的慾望。過去,我常疑惑於學校的教課內容,質疑理論式的教學與業界實務有極大的差異。然而,在此次課程中,我逐漸發現會計原則的變動實際對產業造成的巨大影響。比起會計手段上的差異,人壽業需要對應會計原則改變保險商品的販售策略、未來經營策略等,甚至必須聘僱專精於IFRS中某項條款的專業

團隊來處理對應事務。此外,過去接觸UIUX的經驗讓我對使用者體驗的流程設計、系統介面等皆有所認識,但透過本次TCP課程兩次對「產品設計」的分享,讓我對實務上企業如何拆分產品設計的工作、使用何種軟體、甚至跨部門對話的流程皆有更多的了解。

 

  儘管只是短短一個月的課程,我卻透過南山架構性的課程規劃,逐步探索南山乃至整個保險產業的運作邏輯,也讓我得以翻轉過去狹隘的認知,看到壽險產業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未來能更加蓬勃的趨勢。最後,十分感謝在一個月的課程中,不遺餘力協助我們、回答各種問題的南山人壽團隊,也希望未來有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