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
工管系劉念琪和劉怡靖老師
發佈日期:2024-03-15 
瀏覽數:428
 2024-03-15 更新

此次分享會,劉念琪和劉怡靖老師,依March(1991)組織學習對於探索型(exploration)和利用型創新策略(exploitation)兩種不同的學習模式為基礎,與現場老師們分享這兩種模式如何影響團隊間協調(inter-team coordination)以及團隊創新的表現。

  

首先針對過往研究中,探索型和利用型創新策策略之間存在著一些必須加以管理的矛盾進行說明。先前研究(March, 1991)指出在一個組織內,同時推行兩種不同創新策略的三種困難因素─兩種創新策略具有路徑相依的本質、彼此會爭奪有限的組織資源、組織中兩種創新策略的本質、思考方式和慣例之間具有差異。隨後,一些研究探討了探索型和利用型創新策略之間平衡的概念,例如:同時強調協調和適應的能力(Gibson & Birkinshaw, 2004, p. 223)或平衡這兩種策略達到廣泛的搜尋與穩定的決策(Rivkin & Siggelkow, 2003)。

由於過往多數研究都集中在組織層次的績效、創新或學習。只有很少的研究關注meso-level,例如:多團隊或基於專案、多團隊環境的機制也很少受到關注。針對此點,Erhardt在2011年提出,團隊的使用為研究人員提供了豐富的機會來檢視探索型和利用型知識創造,從而促進創新的成功。因此此次研究計畫,兩位老師關注在以團隊層次,進行團隊間協調的中介機制,以及團隊任期(team tenure)的調節機制進行探討。

兩位老師最後分享此研究針對台灣資通訊與軟體製造等高科技企業的119個研發團隊進行問卷調查之初步研究結果:

      1.團隊間協調會正向中介兩種創新策略與團隊創新之間的關係,其中利用型創新策略對團隊間協調的正向作用高於探索型創新策略。
      2.團隊任期對於兩種創新策略通過團隊間協調之中介至團隊創新,具有第二階段調節效應。

最後,劉念琪和劉怡靖老師與現場黃恆獎、魏志平、林嘉薇老師針對研究方法、研究結果中「探索性創新策略對團隊間協調的正向作用高於探索性創新策略」,以及台灣科技業研發團隊進行創新研發實務狀況、流程進行討論交流。

撰文者/商研所博士班傅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