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系杜榮瑞老師分享:當會計遇上心理學
發佈日期:2017-11-17 
瀏覽數:465
 2017-11-29 更新

 



 

  在年關將至的11月份,跨領域分享邀請到會計學學系杜榮瑞老師為我們分享,杜老師分享的主題為「當會計遇上心理學」,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議題,會計學與心理學看似八竿子打不上關係,但卻有一條隱形的線牽引著,讓兩科不同領域的科目能激盪出特別的火花。


 

  杜老師一開場先謝謝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他的研究,杜老師說自己是幸福的人,選擇一份工作一晃眼間就三十多年,而且依舊保持熱忱,這是任何財富都比不上的幸福,這三十多年教研過程中很感謝管院,以及退休與新進的同事們互相激勵,才能擁有現在豐碩的知識。杜老師說今日分享的議題「當會計遇上心理學」,早在二十多年前在心理系分享過,但當時較為青澀,如今歷經無數歲月累積,再次分享給大家心境上有所不同,杜老師以「會計到底是什麼」、「會計學如何與心理學有關聯」、「以近期研究做為實例分享」、「做此研究所面臨的可能挑戰」等四大綱要進行分享。
 

  杜老師以目前的看法說會計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資訊」,但談到資訊至少就有三個角色,第一個是誰來提供、編製資訊,一般來說是公司的經理人,以及經理人指揮之下的會計人員,第二個資訊認證,就由會計師、審計人員來進行保證,最後提供的資訊是誰來使用,這較為廣泛包括投資者、債權人甚至政府機關,但從得到資訊到成為決策的過程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大致上可分為動機(誘因)、內部資訊處理、個人因素、法規制訂為代表,這其中可衍生出無窮的研究組合,接著會計學如何會運用到心理學的理論及方法,這可從動機(誘因)如經理人可能為了獎酬而將報表編列更為好看,導致整個財務報表受到影響,同樣查帳人員可能為了賺取更多的公費,而直接影響獨立性及審計品質,最後在法規上的改變,通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之下,然而對策如何反應在公司經理人編制報表品質,或者是審計人員查帳品質上面,但以上皆為單一因素,但彼此之間皆能產生交互作用。因此,不論是公司經理人、審計人員、投資人會運用自身得知的資訊,進行處理成為最後的判斷與決策,這些即為行為會計的認知與動機組合交互產生的影響。
 

  廣義上,人類在資訊的蒐集與處理是有目的,舉例來說一個年輕的審計人員會因上司對於查帳的嚴謹度,而影響蒐集證據的排列及方法。因此,每個時期的心理學理論,造就了許多會計研究出來,而用心理學所進行的會計研究,通常資料皆從實驗無中生有出來,而對象皆以真實的審計人員進行測試,而實驗裡的自變數就由研究人員操縱並從內生確定,讓自變數產生兩極複雜程度高與低,去觀察並測試應變數如何反應自變數的變化,且運用變因數分析的統計方法及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


 

  而杜老師就以近期的研究「查核形式和任務複雜度對審計人員的績效影響」,查核是會計師事務所很重要的項目,但通常會派資歷較淺的審計人員去查帳,當資歷較淺的審計人員編列工作底稿後,會由公司資深人員進行審核工作底稿,以及編列後的初步結論後,再交給公司經理人進行最後決策,而審查的格式與型式的不同,會不會與審計人員編列的工作底稿、與初步判斷的品質而有所不同,然而這個不同是否又與查核的複雜程度而受到調解。而整個事務所很重要的評核機制,在過去電腦資訊科技尚未發達之前,公司新人會將編列的工作底稿,以面對面方式交付給資深人員審核,之後科技愈加發達後,雙方就以e-Mail等省時、省錢且高效的方式進行審核,但杜老師在2004年發現這兩種審核方式,是傳統的面對面審核在工作底稿的品質上更高,卻愈來愈多會計事務所運用電子郵件審查方式更多,是否在某個範圍之內發現是成立的。因此,杜老師就以「工作的複雜程度」為變數進行實驗,而提供的證據表明審查表與任務複雜度相互作用影響審計師的表現,這是以前未曾探討的議題,這種混雜的結果可能歸因於任務複雜性的混雜效應,當手頭上的任務較為複雜時,即便有更多動力,也無法提高判斷力,因為人的認知有限,導致解決問題能力也是有限,而在60名審計人員分四組進行實驗,提供案例公司背景資訊與審查形式,由參與者閱讀案例後對案例公司進行持續評估,來徵求工作底稿的品質是否會因任務的複雜度而有所影響,而這結論可改變會計事務所對任務分配和培訓教育的意義。
 

  最後,杜老師綜合以上的總結資訊說明進行跨領域的實驗面臨的挑戰,首當其衝就是受試者的來源是進行研究最容易被觀注的品質,再者就是研究文獻從臺灣納入國際的普遍性等,杜老師說做實驗是高風險的工作,當實驗不成立就必須重新開始,所以自身具備的熱忱是很重要的。感謝杜榮瑞老師介紹會計學如何與心理學結果創造不同凡想的研究結果,提供會計領域研究議題的無限發揮。


辦公室撰文者/院行政
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