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5-05-02
瀏覽數:23 2025-05-02 更新
校友職涯分享:沒有標準答案的路 也能走出美麗風景 臺大國企所R04 蘇昱蓁 大家好,我是R04級的昱蓁,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也畢業了五六年多了,當時我用雙聯學位方式到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就讀第二個碩士,之後就在美國工作直到現在,從懵懂的菜雞,到現在會帶領新人,這一路以來有各種酸甜苦辣,先講重點好了,我覺得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是),很重要的三樣東西,分別是「積極」、「不斷學習」、「感恩的心」。對的,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再同意不過了。 每到一個新環境或是新的團隊,我總是提醒自己,要當一張白紙或是一塊海綿,雖然已經有一些既定的工作習慣或觀念,我還是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新手小白(歸零),這樣才能快速地學習新東西、快速融入到團隊中。而當變成一個老鳥的時候,更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不能因為每件事情都駕輕就熟,就變得 auto pilot (自動駕駛)模式。而是,我們更該利用空閒的時候,學習新的知識或任何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保持一個讓頭腦持續轉動的狀態。此外,三不五時不妨可以靜下來想一下最近發生了什麼事,並且謝謝這些事情或遇到的人事物,同時也反思自己做了什麼成果,是不是可以把那些成就更新到自己的履歷或LinkedIn中?有意識地生活著很重要,這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和周邊的環境。 人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約莫三年前,我因為簽證相關的事情與主管沒談好而不歡而散、怒而離職,雖然現在想起來覺得自己有些意氣用事,但是並沒有太多的懊悔,至少它是一個忠於自己的選擇。在職場上不免會有一些無法控制的意外或令人不快的事情發生,有時候會很糾結說到底要委屈自己而配合他人,還是應該為自己發聲,若遇到這種不舒服的事情,我覺得可以讓自己稍微沉澱一下下,然後想這個情況是不是太過分了,委屈自己後能換得什麼嗎?真的不行的話,一定要為自己發聲。適時的為自己發聲是滿重要的,不只是爭取權益,更是讓別人看見你努力與價值的重要方式,否則別人可能不知道你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貢獻(畢竟多數的我們喜歡默默付出不張揚),在談薪資之類的事情也是如此,勇敢為自己爭取,最壞的結果是被拒絕;但如果選擇不說的話,則連機會都沒有。 最後,對於職涯的想像,彷彿總是在變化,我的腦海中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藍圖,而更像是一片充滿未知的迷霧,不像學生時期,會有一條滿明確的道路,加上現在世界變化快非常快速,每天都有新東西冒出來,我們難免會焦慮自己是否會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或許不斷充實自己、保持彈性與好奇,是我們能做的最好準備,並且問心無愧地說:「我每天都有進步一點點。」這樣,我們就能把這條道路走得更加踏實、實在。祝福大家保持初心、不畏未知,把每個選擇都活得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