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臺大管院個案論壇 【合力推升個案研究與教學動能】
5月12日臺大管理學院舉辦個案論壇,一共分為四個場次,個案以大中華區為出發,含括傳產與新興事業,希望透過實務案例分享帶給企業經理人不同的經營之道 !
 
5月12日中午在臺大管理學院國學講堂進行「合力推升個案研究與教學動能 」議程,由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介紹「臺大管理學院個案研究與推廣中心」,EMBA執行長謝明慧分享「EMBA課程與個案教學」。

郭瑞祥院長說明「個案研究與推廣中心」源起,大約十年前,李吉仁教授時任EMBA執行長,全力推展以個案為中心、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也就是EMBA教育2.0的轉型。當年大部份老師都沒有個案經驗,所以大量讓管院老師們前往個案原始地─哈佛商學院受訓,學習如何使用個案教學與個案寫作。從95級開始,個案教學已是常態,也有老師將個案教學方式擴及到MBA生及大學部。

2011年財團法人元大文教基金會贊助臺大管理學院「華人企業案例合作框架」,由李吉仁教授擔任專案執行,從與課程開發執行角度與北京人民大學合授課程,這5年來、每年兩次課程(臺大、北京人民大學各一次),兩校各推派30名EMBA學生進行為期4天、六至七個案例的完整課程,所有的案例皆由兩校老師自行開發。共計己產出不同產業的華人企業68篇個案案例(臺大36篇、北京人民大學32篇),累積寶貴的資產。

今年起,財團法人元大文教基金會再度贊助第二期,臺大管理學院除維持過去與北京人民大學合授的個案教學的方式外,並特別成立個案研究與推廣中心,持續累積華人特色個案研究開發。

個案研究與推廣中心的成立目的:與其它兩岸三地學校進行案例與課程交流;發展臺大管院與臺灣重點學校的個案社群,提供個案教學、寫作、研究的工坊,改善學用落差、帶動產學合作;定期舉行個案發表論壇或辦理區域個案發展競賽;推動管院個案教學傳承,帶動年輕教授參與個案發展;輔助管院高階管理教育中心教學或後EMBA教學。

郭瑞祥院長歡迎校友們提供不同形式的資源,例如經費捐贈、個案題材提供、企業雙向合作(企業提供資訊、學校協助教育訓練)、或由老師們進駐企業,協助瞭解問題提出不同觀點與整合式的思考價值。

 

謝明慧執行長說明管理教育課程規劃的挑戰:既要有理論基礎也要結合實務;既要有通用性管理知識也要符合特定行業知識與運用;既要有個別管理功能也要跨領域整合;既要有歷史殷鑑也要當代局勢;既要有歐美經驗也要本土經驗;既要有企業管理議題也要新創事業議題;既要有管理科學、管理哲學、人文素養也要身心發展。而產學接軌、跨界融合、跨校合作是管理教育課程規劃趨勢。

臺大EMBA規劃五大課程模塊,包括:組織與管理、成長與全球化、經營治理與績效評估、創業與創新、經濟與金融。相較於BA、MBA,EMBA學生有更多經驗而更能深刻反思;位高權重而更能立即實踐、背負更重大的責任;有更豐富的行業知識與更堅定的信仰…

正因為EMBA學生這些特質,EMBA課程規劃在師資養成及課程設計方面,如何符合學生的多元期望,達到學用零落差,是極為艱鉅挑戰。個案教學雖然不是萬靈丹,但是每一個案例教學都代表著一個實務經驗,觀點清楚聚焦,在課堂上彼此交流、看到不同的視野,甚或爭論、溝通,透過案例結合經驗再深刻反思,這就是案例教學想達到的目的。而學生的心態、適任的老師、適合的個案(尤其是失敗案例)是個案學習的三大困難與挑戰。


管院EMBA教師群(77位)當中,有六成(61.03%)教師(47位)曾參加哈佛個案課程。由近三年的核心課程個案教學分析中發現,國外個案數量遠多於國內個案。而案例使用與教學品質相關:有使用個案教學課程所獲的教學評鑑值,高於未使用個案教學的課程。

在元大的支持下,EMBA逐年增加本土案例、原創案例,但擴散程度尚不理想,成立個案研究與推廣中心後,能更有系統化地讓寶貴的案例讓更多人使用,變成他們自己獨特的經驗。

個案研究與推廣中心的願景是發展華人特色個案與重點議題,成為區域有影響力的個案學校。充實企業高階管理教育內涵,嘉惠社會、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