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 newsletters
2021臺大商學研究所博士工作坊
Published At:2021-02-19 
Views:350
 2021-02-19 updated

 

蕭家宜彙整、姚助教潤稿

2021臺大商學研究所博士工作坊於1月19日管理學院一號館玉山廳盛大舉行。本次活動主要分為兩階段進行:專題演講及師生交流。上半場,由楊曙榮所長致歡迎詞,為工作坊揭開序幕,爾後各組召集人分別介紹研究領域及課程特色。

首先為由江俊毅教授介紹「科技與創新管理組」,包含了六大核心能力(技術創新、技術評價與創業投資、技術與知識產權化、科技專案、科技產業之區位、科技產業與科技發展政策)與四大類科技產業(半導體、網路平台、生物技術與AIOT),而以這些核心能力及產業為基礎的研究層次,包含了政策、技術與產業、策略、部門與專案四個層次。

接下來由蔣明晃教授介紹「營運決策組」,相比於其他組,此組需要有較強的數學與程式基礎,大部分課程為英文授課,其涵蓋了六大核心能力(服務創新與新產品開發、運用商業數據轉化為服務顧客的新作業模式、決策與管理思維的建立、企業風險與營收的控管、商業數據分析與顧客關係管理的發展、供應鏈管理模式與機制的建立),以此六項核心能力支持國內產業成為服務與高科技產品的供應與運籌中心,滿足目前台灣服務或製造相關產業走向國際化。

第三為「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組」,由劉念琪教授介紹,這是一個以人與企業及總體環境為研究對象的組別,企業的總體層面,重視的是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制度以及策略;企業的個體層面則是人才的工作行為與激勵。在個人、制度與環境配適時,企業組織才能具備競爭優勢。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組研究著重於人在企業或組織情境中,不同層次的個體與整體行為的發生與影響;同時也著重於人力資源此一特殊而重要的組織資源的管理議題。八大應用領域包含員工態度與行為、知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變革與發展、華人企業管理、跨文化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利害關係人管理。

第四組為「行銷管理組」,由簡怡雯教授介紹,此組研究主要從四個角度切入,包含了策略行銷的角度,也就是價格與競爭策略與品牌管理,接著是消費者行為的角度,如消費者心理與產品判斷及態度,再來是數量模型的角度切入,如賽局理論,最後則是數據分析的角度,行銷商業數據分析與數位行銷。最後一組是「策略管理組」,由劉佳玲教授介紹,本組提供兼具個體及總體層面的組織策略課程,理論課程內容豐富:產業競爭分析、國際策略與管理等。重視研究方法:方法論、量化研究方法與應用等,本組之研究重心包含策略管理理論、產業組織研討、管理哲學思想、企業多角化策略、集團企業研究、新興經濟體研究、策略聯盟與網絡、數位化與國際策略等。

上半場的專題演講,分別由校友丘宏昌博士、林柏齊博士擔綱,講題為「回首來時路,勇敢做選擇」、「從科技產業與政策發展探商管博士智庫方向」。

首先是丘教授的人生主題,當學者的其中一個好處便是「做自己」,因為學術生活很穩定,容易於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且台大商學研究所為國內最頂尖的管理學術殿堂,提供的師資與資源非常充分,在台大讀博士班的花費也不高,以年輕學子而言,有獎學金支援,或是擔任研究助理、教學助教等,都是安定經濟生活的方式;若在職就讀者,就學而產生的經濟的衝擊,原則說來並不大,但工作與學業要兼顧,大部分的同學需延長博士班修讀年限,是漫漫長路。全所跨領域的師資眾多,這也是學習資源的最大優勢,大家可以在就讀博士班初期,透過計畫性修習本組甚至跨院跨領域課程,有助於後續指導教授的選定。修課時與教授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到新的研究方向,便會逐漸發現自己的特殊性,丘教授所謂的「差異化」是經過不斷精進後的成果,透過整理、修改並將博士班時的一些想法做出來,過程宛若「練兵」,當你練出了一篇優質的論文後,所帶來的成就與收穫將會是求職過程最突出的優勢,丘教授告訴我們,他至今仍牢記台大商學研究所給他的恩情,「不忘本」的心一直是人生中的一大道理,更何況,除了學問與資源上的幫助外,師生間的交流也非常活絡,時常有聚會與研討,過程中能學到不少人生處事哲學與道理。

再來由林柏齊博士暢談他的職涯規劃,博士也是一種職涯訓練,博士班的職場之路,除了學校教職或研究機構,例如工研院、資策會、臺經院、國家實驗研究院等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員外,仍有很多企業重用博士人才;林博士藉由智庫角色的再思考為我們擬出了三種不一樣的道路,包含1)政策智庫,用博士所學的研究能力預測科技趨勢與社會影響,架構長期政策藍圖後為政府提供政策意見,代表公司如RAND Corporation與Brookings Institution。2)產業研究,掌握全球產業脈動與大廠策略,辨認商機所在後為產業作出合適的決策,代表公司如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與Gartner IT Service Management Company。3)顧問諮詢。鏈結技術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數位轉型諮詢與輔導,代表公司如McKinsey & Company與Accenture Company。
林博士為我們解讀現在的環境趨勢,他表示:「在過去,經濟快速成長,有著無數垂得低低的果子,然而,在過去這四十年中,這些原本垂得低低的果子,全都不見了,而我們還假裝果子仍在,1950到1993這段期間,有八成的成長是利用先前就已經誕生的創新,加上大量投資教育與研究所達成的結果,未來想要複製,幾乎不可能,也就是說,好日子已經過去了,我們沒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一片科技高原上,這裡的樹木早已光禿禿。此刻我們正在高原上,等待著下一次大型的成長革命來臨。這,正是問題所在。其所言正是需要這些擅長思考的博士們的共同努力,為世界創造下一個成長革命。
林柏齊博士相信對每位熱愛學術研究的人而言,博士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決定,在進入博士生涯前,參考前輩們的經歷十分重要,林博士告訴我們:「博士應該叫『專士』而非博士,原因是『博』意指廣且多;而『專』意指深且專。」而博士最重要的正是在找到合適的領域後更加深入地探索並專精,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分組座談:
◎營運與決策組: 本組由蔣明晃教授和楊曙榮所長與學員互動交流,了解學員基本背景情況,更深入的分析了本組的師資以及課程內容,同時鼓勵學員好好準備考試,本組基本課程修五門以上,含數量方法、經濟、資訊技術、最適化等相關課程,以及五門進階課程,資格考試為TSSCI或SCI/SSCI期刊一篇,楊曙榮教授與學員分享,本組強調數量能力,需要博士新生對數學、程式或演算法有一定程度的喜歡,如果新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準備,路會走的越寬廣,趁博一開始就要打底子,除了線性規劃、整數規劃、賽局理論等,建議最好修習分析導論,並不是指內容有多麼的重要,但它會影響你對數學的態度,儘管不是博士必修課,但會訓練個人的數學抽象能力和運用能力。
蔣明晃教授也分享,年輕代表機會,不論是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還是數學運算能力,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是更強的,趁年輕帶著「興趣和熱情」上路,非常歡迎各位學員報考。

◎行銷組: 本組由簡怡雯教授進行引導及說明,首先詢問有意願報告本組學員的專業背景,再進一步了解報考動機,經過深入交談後,我們感受到了對方對學習的熱情,首先,對方表示其本身具備創業精神且相當好學,之所以想念博士是希望能學到更多行銷相關知識,此時,我們便告訴他行銷博士班最重要的是懂得在行銷這塊領域中鑽研理論,並強調了理論的重要性,此外,台大商研所行銷組以量化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在鑽研並分析的過程中為企業解決問題。接著我們又聊到了尋找研究漏洞的重要性,在讀各類論文的過程中,尤其是頂級期刊(如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Marketing Scie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等)的論文,是經過前人無數地驗證所得出的結果,因此要在該架構中找出可進一步研究的主題並不容易,必須經過各種閱讀與思考訓練才能逐漸找出研究缺口

◎組織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組: 本組由劉念琪教授進行引導學員提問及做詳細解說,劉教授向學員說明:博士生涯主要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因此就算沒有相關背景也不用太擔心,修習本組必選修課程之外,同學更要充分應用臺大豐沛之學術資源,鼓勵同學至社會科學院 (社會系、經濟系)、理學院(心理系)、法律學院(法律系)等修習相關的基礎學科課程,汲取紮實且廣泛的知識以培養堅強的研究實力。
對研究主題有興趣非常重要,且個性要喜歡做研究,常常一個研究要做至少兩至五年以上,若沒有很大的恆心及毅力,會時而萌生挫折感;大家於碩士時已有一點研究經驗,就可以想想自己對於什麼研究議題有極大之興趣,願意花無數的時間及青春歲月貢獻於未來博士學術生涯上。

◎科技與創新管理: 本組由郭瑞祥教授來進行引導提問及說明,首先重點式針對科創組的發展沿革再強化,緊接著郭教授延續前階段的產/學發展抉擇的難解議題,與學員的年齡及工作經驗等個別特質以及個別同學的提問進行揉合,將博士班的就讀動機、學習設計、學習資源及職涯規劃做出精簡提點。
首先解釋科創組的定義為科技創新,而非20年前的科技管理,顯示創新是進步的一種主要機制,如何從概念變成一個商業化,這裡面內涵的技術。本校著重於以firm為主,不設限的管理型態而能獲益的更好創新,這裡包含許多值得探討的主題。歡迎各種科技創新、醫療創新IoT,網路平台。
而在就讀動機的部分,郭教授破題點出在取得碩士學位後,學生常有「順理成章」再修博士始為必然的迷思,博士是一段動輒5、6年的訓練過程,應該是目的導向,要審慎評估修讀目的。因為博士班投入的年限很長,名額也有限,因此當博士對報考者而言只是學歷時,容易陷入資源配置錯誤的窘態。無論碩博士,都是職業的入場券,後續發展主要仍靠表現;博士的人力需求市場小的多,因此務求名實相符。
在學習設計方面,目前博士課程內容,有大量paper,特別是理論的探討,與實務操作會有些落差,同學要先能接受所學並非就足以直覺式運用到真實世界,需針對問題,有獨立思考之能力。除了大量的學術內容之外,修課仍然為學能累積的對應方式。修業規定很單純,必修課為四門,其他的常見為研究方法。通常必修課是廣泛吸納一些Paper的論點,至於研究方法則要多方領略。另外,提醒非理工背景的學生,需要透過修課來建構管理相關的知識框架。

◎策略組: 本組由朱文儀教授為大家解惑兩大問題,碩博士差異及未來就業方向。博士與碩士訓練方式不同之處為,前者須受市場檢驗,即期刊發表(例:SSCI、SCI);而後者僅需符合校內規章制度。撰寫博士論文過程中,研究問題之答案,以理論為基石,並仰賴有效之樣本與研究方法驗證其假說。在各類期刊中,策略管理領域之同儕審閱可能較其他領域嚴謹。有鑑於此,理論應用、研究方法及議題敘述為三大核心能力。
獲得博士學位後,主要有兩種就業路徑:大學教職及研究機構。當今,公私立大學對於教師之需求日益增加,其篩選及衡量方式仍為發表期刊之數目及品質。研究機構,基於行業性質與結構因素,聘用博士級研究人之比例較高;但不論何者,皆要求有充沛之研究量能。

在此,臺大商學研究所勉勵各位學員:

我待御風學海遊,我待擎炬書海明
我待授勲健駒奔,我待博士冠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