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第二人生起步的儀式感】台大 EMBA「單車環島」實記:掌握自己的極限,去完成一些事
活動起日:2020-12-29 
發佈日期:2020-12-30 
瀏覽數:430  2020-12-30 更新
圖片來源:台大 EMBA 單車環島主辦單位
文字引用:VidaOrange生活報橘
 
「看著隊伍順利平安的抵達終點,大家相擁的那樣子,或許這半年來都不算辛苦了。」

台大 EMBA 有史來最多人參加的單車環島在 12/9 順利騎完了九天全程 927 公里,台大 EMBA 單車環島執行長鄭玉琪在接受《生活報橘》訪問時透露出很深的感動,也進一步分享她在這次單車環島活動中觀察到,大家如何在單車環島的旅途中,感受「 第二人生 起步的儀式感」:


「什麼!我不是坐在保母車上就好嗎?」由於我們是活動主辦人,在九天環島期間需瞻前顧後,更要不斷應對發生的各種問題,所以很少會同時騎完全程,特別是十年才騎一次車的我,萬萬沒想到這次幹部群們熱血沸騰的喊出「缺一不可」,我也就只能牙根一咬,背著對講機跟著一起踩了(笑)。

我好奇問一位參與單車環島的幹部,「你是真的想去環島,還是同儕壓力?」他的回答很令我感同身受,「 來到台大 EMBA,念書從來不會是唯一的目標,是想展開 『第二人生 』,體驗更多不一樣的事。而啟動 『第二人生 』如此重大的事,何不來點 『儀式感 』?


第二人生,是懂得選擇、不硬撐


今年台大 EMBA 單車環島活動從一開始讓大家報名時,就能選擇是「要用自己的雙腳踩完九天」,或是選擇可以稍微加一點「動力」。就依自己的體能狀況去選擇,有些人平常就很會騎自行車的就騎自己的車,我們就說是「獸力」(笑),就是兩隻腿一直踩一直踩一直踩。另一種就可以選擇「動力」,動力不是說你不用踩,是說你踩的時候,會幫你稍微加一點,尤其是上坡的時候。就是 depends on 你自己的狀況。

有時候團體行動會不知不覺變成是一種同儕的壓力,其實我跑不動了,但是大家說要一起出發一起到達,所以就一直撐一直撐 ,不好意思說「我其實跑不動了,我其實走不動了。」

我們反而認為 縱使這個爬坡你上不去,你下來牽車,都沒有問題,我們都說「牽車是一種美德」,牽一下就上去了嘛 ,不過如果你精神不濟,摔車會是更嚴重的事,所以並不要求每一個人九天你都要一直踩一直踩一直踩。

第二人生,是想幫自己留下一些事情


我們那時候把今年的單車環島主題叫做「漫乘之美」,就是 希望大家用比較平靜的一種心情腳步,邊走邊玩,看看風景吹吹風。 也可以去感受一下,一個完整的九天,當你拋下所有的工作。 我們不是為了競賽,我們也不是為了跟時間賽跑,更不是為了跟別人比較,我們只是想幫自己留下一些事情,我們只是想做一些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或者是每次常一直在講但是都沒有去完成的事情

比如說我們有一個老師,他第二天有一點不舒服,醫生說他是急性腸胃炎,我們就沒有讓他再上腳踏車,隔天就上遊覽車。不過後來老師身體恢復了,第四天之後,他都是自己騎完,縱使他的證書上面會出現一個「殘念」印章(捷安特有一個規定,這九天只要超過半天沒有騎乘,就要蓋上「殘念」),那有什麼關係?

老師在環島完成後在臉書上寫的幾段話很令我們感動:
「我永遠忘不掉: 嘉南高屏筆直望不見盡頭的長路、期待遇到紅燈才能休息片刻的身心疲憊。 翻過山頭之後一眼望見右前方波光嶙峋、白浪逐岸的恆春海灘的心曠神怡。 奮力挑戰、呼吸急促、一直踩一直踩一直踩、最終攻克壽卡鐵馬驛站時的如釋重負 。 每天隨時隨地的無厘頭聊天哈拉、從頭到尾的一二三乾杯呼喊。」


可以感覺到,老師和學長姐們這九天的心情,從出發時的雀躍、到疲憊,一直到最後堅持完成的那種過程。

在花蓮大會師那天晚上的餐會上,我們播放從出發以來的隨行攝影拿相機和用空拍機記錄大家單車環島的身影,大家在看那個影片的十幾分鐘,全部人安安靜靜的,盯著螢幕看完之後很感動的落淚,我們也熱淚盈眶。

從「數據」看單車環島


數據顯示並非每個人都是單車好手,但每位學長姊都懷抱著夢想,做足了事前的自我要求與準備,並憑藉著自己驚人的毅力,相互鼓勵及幫助下,一起完成了這個「啟動第二人生」的儀式!


超過 8 成是人生中首次環島


年齡最長的超過 60 歲,最小只有 12 歲


有 7 成以上需租用車輛,表示可能平常鮮少騎車


9 成以上皆成功完成環台壯舉

(若有加總超過 4 小時或超過 20 公里未騎乘,則單車環島證書加蓋「殘念」章)


從「星座」看單車環島

 
理性派的魔羯、處女、金牛的高參與度,可能是造就了這次高達 9 成以上完成環台的原因。
而浪漫派的巨蟹無人參與,表示可能需要再為如此瘋狂的單車環島活動添加一些「浪漫情懷」,值得未來的主辦單位再一起優化努力!

第二人生,是專注付出、在過程中感受那份值得

在籌備期間到出發單車環台一路上,我們努力回應許多學長姊對主辦單位的期待,我們從一開始就有心理準備,照顧好每一位來自業界菁英的學長姊們的需求,是相當挑戰的事,加上又是台大 EMBA 單車環島有史來最大的一團,壓力可想而知。

真的很感謝每一位幹部的付出,從招募、宣傳、找到 30 個贊助廠商、辦了 3 場車訓、12 場預熱活動,將近 200 天的準備,從一開始每月、到每週、到出發前幾乎每日的會議,中間經歷無數次的溝通、爭吵、取得共識,我們幹部們都在工作及活動兩頭燒。過程中因為有很多學長姊的包容與協助,才共同造就了這次成功的活動。

當我看著一群一群同班的同學或學長姊們,在吃飯、休息、互動、互相幫忙,甚至比較年輕有力的學長姊,在上坡的時候推一把比較落後的學長姊,大家聚在一起去談、去感受這幾天的事情的時候,我覺得付出都值得了,因為我感受到了。這個過程非常的難得,做這些事情雖然是無給職的,但在這九天我很明顯的感受到那份付出獲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