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聯絡我們
管院首頁
臺大首頁
ENGLISH
首頁
即時訊息
EMBA簡介
臺灣大學介紹
管理學院與EMBA介紹
EMBA組別介紹
院長的話
執行長的話
環境與教學設施
EMBA辦公室
EMBA大事紀
交通資訊
課程師資
管院師資陣容
EMBA授課師資
企業實務業師
教學特色
課程架構
特色選修課程
學習生涯
學生概況
校友活動
學術交流
EMBA年度例行活動
學生活動
社團組職
臺大EMBA盃壘球賽
資源/申請
查詢博碩士論文
臺大EMBA隱私權聲明
招生資訊
台北班
臺大-復旦EMBA境外專班
myEMBA
myEMBA系統登入
學號查詢
myEMBA-操作手冊
Android下載
IOS下載
聯絡我們
管院首頁
臺大首頁
第一次”禪修小聚”感悟—102臺大復旦班 尤佳施
參加台大EMBA禪修團,第一次”禪修小聚”感悟:
感謝台大EMBA禪修團彥豪大師兄、綉娟團長用心的規劃,Cindy姐、Fenny、景琦及師母給我們的協助與照顧,成就本團第一次在法鼓山總本山的一日一夜禪修小聚。非常歡喜心的體驗!
在報名前,我曾因為手上有些項目在進行而猶豫是否要參加這次的活動,幸好我最後決定參加這次的禪修小聚,收獲太珍貴了!
我是第13屆自我超越禪修營(也就是之前的社會菁英禪三,自聖嚴法師圓寂之後改名為自我超越禪修營)的學員,在法鼓山金山、及天南寺已有多次的禪修體驗,都帶給我一次又一次心靈上的成長。
但這一次讓我感覺到震撼的是,果醒法師與楊蓓教授對「生與死」的探討。
《果醒法師》
第一個晚上,果醒法師給大家的致詞提出問題:
為什麼要禪修?
1. 求心的安定,遇事不易受情緒的影響(這點非常認同也有所體驗)
2. 可以學習控制生與死。
這一點是我禪修過程中尚未接觸過..或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法師問:
「身體是你的嗎?」
「啊!我好高興喔!」對嗎?
霎那間,我們都無法回答這問題。
法師說:
「真正的高興,是沒有”我”的。」
「身體不是自己的,身體只是”工具”。」
「將我拿掉,不畏懼、不怕死!」
到第二天的課程,果醒法師仍有再繼續探討這個問題。
我很感激果醒法師給我們的這個提問,用禪的角度(我個人認為禪學是哲學來的)去思考生與死;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問題,尤其是經歷過親人離開我們的過程,更對生老病死產生恐懼。但是,經過這次法師的引導,讓我開始對「生與死」有新的反思與認知,受益匪淺。
《楊蓓教授》
楊教授以她40年來心理學工作者的經驗談”禪修歷程中的轉化與超越”。我一路聽得津津有味,這也是我禪修過程中第一次的新的吸收。
楊教授以她的一位朋友為案例,提出了禪修在心理治療上的驚人力量。一邊聽著..一邊我也有所感悟~
我雖然不是憂鬱症患者,但我也經歷過工作壓力與心靈、生活調適不易的煩惱,當初就是透過彥豪大師兄的推薦,與法鼓山結緣,在我生命中有了禪修這一道法門,為我的人生開啟了智慧大門,漸漸地能夠以禪修的方法,在面對環境與人際的變化,仍能讓心安定,冷靜以對
此外,特別有感悟的是楊教授對於禪修的時代意義:
一、面對多元的社會變遷,安頓身心;達到定、靜、安、慮、得的狀態。
二、面對虛無的生命本質,解脫生死。
楊教授提出”向死存有”的理念。
人在面對死亡時,是毫無自主權的,而我們的生命在一天天面向死亡時,應該做些什麼,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楊教授認為”在靜默的覺知中,培養感知的能力和面對死亡的勇氣,扛起自我負責的生命態度,開創生命的意義”。
「生與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尤其對於”死”這個議題有所恐懼。透過果醒法師與楊教授以禪修的觀點對於生死提出見解,讓我們不再以恐懼之心去面對,而是以正面的態度去思考,讓我們對於死亡這件事,有正面的心理準備,自然對於生命的種種世事,產生既積極又豁達的心態,也因此訓練自己有勇氣、無懼的人生觀。
感恩 果醒法師與楊教授的授業解惑!
願 與大家珍惜這美好的因緣!
祝福大家 平安喜樂!
台大EMBA禪修團團員
102D復旦班 尤佳施
2019-1-26
台大EMBA禪修團 「禪修小聚」凝聚感情
其他團員心得分享
●
走出新的方向與新希望
—90B 會計組 鄭志明
●
期待下一次美好的相聚!
—96B 財金組 張雯雯
●
非常歡喜心的體驗
—105B 商學組 傅建中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
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EMBA
GMBA
EiMBA
SEED
CA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