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 管理學院教學經驗分享會
發佈日期:2022-09-16 
瀏覽數:569
 2022-09-16 更新

現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學方針要如何與時俱進一直都是教育的難題,再加上疫情的衝擊影響下,教學型態需要如何因應,也成為了一大課題。

此次在管理學院舉辦的教學經驗分享會由胡星陽院長揭開序幕,期許藉由此次教學方法上的經驗交流,增進台灣最高學府的教育水準。分享會本身並沒有什麼偉大高尚的理念,卻是精進教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分享會甫開始,會計系劉順仁主任便提到,會計或許在現今產業中是最容易被淘汰的專業。傳統修習理論、實習、考古題,再應付考試的一條龍模式,並不能有效率地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金融盜刷為例,金融機構所需要的並不僅是藉由標準化的公式或模型「計算」損失的能力,而是根據盜刷模式,設計出「降低」金融損失的專才。為應此問題,劉主任特別參訪電腦科學排名全美第一的卡內基美隆大學,規劃設立商業智慧與數據分析之組別,以數位化、專業化的分析方式讓教育得以跟工作能力接軌。

同時主任也以系負責人的角度出發,藉由自身和系友募款的經驗,擔任企業及學校間的橋樑,說明產學合作的重要性,使學生更能貼切學習到企業所需要能力和態度,企業也能相對應地吸收專才。教師本身的重要性並不單單在於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在課程上進行教育改革的同時,在背後亦能成為學校、系友與公司之間的推手,調和各方以取得成功。

  

接續演講的吳政衞老師,提出了所謂的「虛實整合管理」,作為其教學改革的目標。傳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容易因為學生無法迅速內化所聽到的理論,而使得實際教學上形成老師單面向提問,而無法得到回饋的窘境。為此,老師使用NTU COOL之數位平台作為其課前教學工具,將教學理論等「虛」的知識在課前由學生自行整合吸收,並要求學生在課前於平台留言處針對不明白的部分提出疑問,使得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掌握單由理論可能無法應對的衍伸問題。而這些無法理解的部分,便由老師在課堂中做「實」的分析釋疑。最後再藉由留言區的課後意見回饋,讓同學間能共同掌握問題要點,而教師也能從意見中分析並修正課堂指導方針,形成正向的教學迴圈。學生也能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更理解到自己缺少的部分,並對之後要修習的課程更有方向。

教學中,經常會受制於學生程度、思想或甚至是經濟能力,使得出現希望能因材施教,卻受制於大班制課程的無奈。陳彥行老師在第三部分的演講中,便分享了其「個人財務管理規劃」課程遇上的難題。該課程旨在解決學生在生涯理財規劃上會遇到的疑難雜症。理財規劃要如何將通膨問題納入考量?在現代社會中,我們該如何應對金融詐騙案件及解析其犯罪手法?投資標的及保單類型該如何抉擇?上述問題看似每個人都會碰上的問題,實際上在課堂中卻有很多人無法有共鳴。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無財可理」。即便是未來勢必得面臨到的課題,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卻沒有辦法有足夠的收入去實踐系統性的理財規劃。其次則是難以追根究底地追蹤學生理財計劃的執行狀況,沒辦法針對計畫疏失對症下藥,最後使得教學並無法得到預期的成果。對此,老師分享了意外有效的解決方式「隨班附讀學生」。由於隨班附讀學生多是有經濟能力之社會人士,能夠帶給其他同學理財參考。除此之外,由於社會人士對於投資標的及保單等議題多有初步認知,可以增加課堂討論的深度及活絡度,根本性地解決了學生因無財可理而共鳴的窘境。

  

演講最後,由榮獲校英語教學傑出教師的陳聿宏教授分享英語教學上遇到的問題。即便語言能力是與國際接軌的關鍵,卻使學生面臨到無法順利吸收所學的局面,而對老師而言,也會碰到無法準確明白地講解課程的困境。由於老師表達會影響學生吸收,學生的課堂態度也會影響教師教學心情,要如何達到正向回饋,而非只是想讓課程進行,便是一大課題。老師認為「面對現況」是相當重要的心態。切實面對英語教學勢必會影響教學效率的事實,然而要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仍然能夠切實執行教學,並保有教學熱忱,最根本的條件即是減少需要大量討論之元素,並在個人英語能力所及範圍內盡可能增加教學深度,硬是將複雜多元的課程元素帶入對於成效無效益,反而容易由於教師英語程度而讓學生理解程度大減。由於管院課程仍逃不了需要大量個案討論,因此教科書之搭配是必要的。這樣即便學生英語程度使其只能理解部分內容,仍能夠由書中文獻去抽絲剝繭,彙整轉譯出能活用的知識。並適當利用中堂、課後等時間進行中文問答,使專業能力與英語能力適當權衡,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時仍有喘息窗口,以達成專業學習之目標。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就不能教育別人。教育的難度從不亞於學習,甚至是有過之而不及。從這次研討會中除了能看見教師們為教育英才孜孜不倦的熱情,更能見到與時俱進,不斷精進教學方式的熱忱。期許學子們都能因此在學涯上受惠,一同使台大朝向國際頂尖學術單位邁進。

撰文者/院行政辦公室  胡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