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
國企系吳學良、連勇智老師
發佈日期:2024-04-17 
瀏覽數:103
 2024-04-17 更新

臺大管理學院舉辦了「跨領域研究活動: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會」。12.22的活動主講為國企系的吳學良教授,分享他與連勇智教授合作的「Legitimacy, Political Ties & Green Innovation」的實證研究成果。這次的研究延續去年種子研究計畫關於非市場策略(Nonmarket Strategy)主題,並專注於探索企業在非市場策略與創新方面的關係。

  

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在社會中所追求正當性的期望,特別是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及其對正確行為的認同,即所謂的社會適配性(Social Fit)。 過去的研究傾向聚焦於市場策略,特別是其對經濟適配性(Economic Fit)的影響,即該策略對企業利益的直接貢獻。在此背景下,企業通常積極追求與經濟目標的一致性。當涉及環保議題時,企業推廣的產品與服務在媒體上的討論程度,以及是否能夠通過媒體聲量獲得正當性,成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這其中包括從媒體聲量中所獲得的正面或負面評價,其中負面評價可視為對企業正當性的壓力(Legitimacy Pressure),導致所謂的社會不適配(Social Misfit)。

傳統創新分類中的漸進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進行延伸與改良,相對於市場溝通方面的挑戰較少。因此,本研究首先對綠色創新(Green Innovation)進行明確的分類,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實施的難易程度。綠色創新在實踐中面臨諸多障礙。對於企業而言,在綠色創新和獲利的技術創新之間的選擇,將對其資源分配產生深遠影響。綠色創新不僅需要面對企業內部資源分配的挑戰,對於外部環境來說,它更趨於激進創新(Radical Innovation)的範疇,需要說服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接受這種非傳統的創新方式。

吳教授在研究中重新審視創新與正當性之間的關係,探討創新是否僅僅是追求經濟適配性的理性決策,或者是包含更多元的考量。傳統觀點認為,無論是綠色創新還是其他類型的創新,均應立即反映在企業的經濟目標上。然而,從經濟適配延伸至社會適配的角度來看,當涉及組織內部資源分配爭奪時,則需考慮到組織的優先順序。綠色創新對許多企業來說並非優先考量,需要利用外部正當性來說服內部組織認同其重要性。

在這項研究中,企業的內部調節變數之一是企業與政治的連結(Corporate Political  Ties),這為企業提供了另類正當性,即政治正當性(Political Legitimacy),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政治資源。另一個關鍵的外部調節變數是科技密集型產業,如半導體產業,其快速的技術進步可能性根據摩爾定律大幅超越其他產業。研究的樣本集中在工業,並參考了近年台灣政府鼓勵企業揭露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數據的政策,後來甚至強制某些行業必須進行揭露。研究結果表明,企業的正當性與其進行綠色創新的意願並非單純的線性關係, 並主張正當性在推動企業從僅僅遵守法規轉向更積極的綠色創新中扮演關鍵角色。在台灣的案例中,並未發現企業利用政治連結以不當方式推進其議程;相反,台灣企業即使擁有政治連結,也未必會放棄綠色創新的努力。 此結果淡化了尋租理論(Rent-seeking Theory)的預測,即政治連結企業可能會逃避政府監督或壓制綠色創新投資 。另外,吳教授指出了研究的一個主要限制。當前研究主要依賴於專利作為衡量創新的指標,但這種方法可能無法涵蓋所有行業。過去的有些研究已經開始使用碳排放量作為專利的代替指標,這可能為未來研究提供更廣泛的視角。

最後,這項研究引發了對企業綠色創新動機的深入思考:企業追求綠色創新是否僅僅是為了掩飾績效不佳的情況,或者是基於對其正當性的重視?還是有一些企業真誠地將綠色創新視作其企業策略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在吳教授深入的演講後,引起了與會教師之間的熱烈討論。大家針對綠色創新與企業策略之間的聯繫以及面臨的實踐挑戰進行了深入交流,為會議畫上了完美的句點。

撰文者/國企策略組博士生  陳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