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與特色
簡 介

本系前身為臺大法學院商學系會計組。民國74年,商學系會計組正式升格為會計學系,至民國76年臺大成立管理學院後,改屬管理學院。民國78年在商學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內設會計組,開始招收碩、博士班研究生。會計學研究所於民國79年成立碩士班,博士班則於民國82年正式成立,原本設立於商學研究所之會計組博士班併入會計學研究所博士班。會計系之課程重點在於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稅務法規與實務、以及審計等;會研所碩士班強調培植會計專業人才為主;博士班則以培育管理學術研究人才為導向。民國86年成立會計學研究所EMBA班。民國91年,會計學研究所EMBA班改於「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會計與管理決策組」招生。於民國108年將會計學研究所碩士班分組為甲組(主修會計)和乙組(主修商業智慧與資料分析)且開始招生。

教學特色
• 「強化會計專長,提升人文與法律素養,並培育管理能力」:本系不斷加強會計專業課程的內容,也鼓勵同學們多選人文、法律、管理等相關課程,並多參與系所或學會的活動,利用參與的機會磨練與人相處、溝通協調、達成工作目標等能力。
• 「養成互助精神,發揮團隊力量」:本系希望在學校培養大家的互助精神,將來在工作上也能發揮這種精神,為社會與服務的機構貢獻力量。
• 「開發研究領域,推廣學術活動」:本系鼓勵老師帶領同學,針對會計相關之問題進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透過各種學術活動加以發表或討論,提供各界參考。
• 「溝通理論實務,加強雙向交流」:本系不斷的邀請實務界的專家先進蒞校演講或參與座談,增加師生的學習效果,或由師生組隊前往參觀,瞭解實務之運作。
教學目標

在臺大「追求卓越、邁向一流」、「提昇整體競爭力,領先創造新領域」的策略與目標下,本系在師資、教學、研究及對外關係等方面之發展目標分別如下:

  • • 培育服務工商業、會計師事務所之高階管理與會計審計人才,成為會計專業實務的領導者。
  • • 培育服務政府之高階會計與審計人才。
  • • 培養資訊系統之研究與實務人才。
  • • 培養會計與相關領域之研究與教學人才。
  • • 提升會計學術研究水準。
未來發展
  • • 會計資訊系統課程之加強
  • • 電腦審計課程之落實
  • • 外語能力之提昇
  • • 財務及管理能力之培養
  • • 與實務界之合作
教學研究設備
軟體資源

本校圖書館目前有中外文管理類相關圖書五千餘冊,專業期刊四百餘種,並提供企管工商全文資料庫【ABI/INFORM(Global、Dateline、Trade & Industry、Archive)(ProQuest)】、會計與稅務資料庫【Accounting & TAX(ProQuest)】、以及經濟數據資料庫【AREMOS】等約60種線上文獻資料庫。本院電腦中心則有財金分析資料庫【COMPUSTAT Research Insight】、股價資料庫【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 (CRSP)】、國際財經研究數據資料【Workspace】、商管財金類全文資料庫【EBSCO BSE】、分析師預測資料庫【IBES】、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NYSE TAQ】、證券新發行與全球合併收購及合作創業資料庫【SDC】、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以及華頓商學研究資料庫【Wharton Research Data Services(WRDS)】等文獻資料可供檢索。本系每年則持續採購超過一百種以上之圖書與期刊,並於系圖書室完整保存本研究所歷屆碩、博士畢業論文及其他會計相關書籍,同時提供會計審計資料庫【Audit Analytics】、【SeekEdgar Service】以及【IFRS影響數】等來支援教學研究需要。另外,除一般使用電腦所需之作業系統軟體及文書處理軟體外,本系亦不定期採購專業之經濟統計資料分析與應用軟體,如STATA等軟體來輔助教學研究工作的進行。

 

硬體資源
1. 幸世間會計研究中心:2013年始邀請美國麻省理工大學 Ross Watts 教授擔任本系會計研究中心主任,以作為本系會計學術研究暨會計實務運用之中心,同時規劃辦理各類型國內與國際會計學術研討會議,以培訓本系會計人才並與國際頂尖會計學者進行交流合作。
2. 博、碩士班研究室:於教學館設置碩、博士班研究室共四間,供研究生個人研究與團體研討、意見交流之用,並均設置個人專屬之置物櫃,博士班研究室同時有個人專屬之研究座位及電腦設備。
3. 學士班自習室:於教學館設置一間學士班自習室,提供大學部學生作為讀書自習空間,該自習室配備一台桌上型電腦及一台印表機,供學生查詢資料及列印課程相關文件。
4. 電腦教室:由專任的電腦助教負責管理,主要開放予本系碩、博士學生執行程式、蒐集資料及撰寫論文使用。
5. 系學會活動空間:主要開放予本系大學部學生辦理學生活動規劃、製做活動器材、與排練活動等使用,並提供置物櫃與層架收納櫃等,以提供學生擺放個人書籍物品與各類活動用具器材等。
 

本系目前各辦公室及電腦教室之輔助教學設備陳列如下:
桌上型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數位式單槍投影機、雷射印表機、簡報滑鼠、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數位錄音筆。

學術活動
1. 專題討論:本系專題討論每月不定期舉辦,每次為2小時,邀請校內教授、博士班學生、校外專家學者、以及國際頂尖會計學者參加,就會計相關主題進行討論。

2. 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本系自1989年起,每年舉辦全國規模最大的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提供學者、專業人士及學生交流最新會計理論與實務應用的平台。本研討會不僅促進國內外學術對話,亦提升本系的研究風氣與學術影響力。
過去研討會曾與多個國際學術機構及專業組織合辦,歷屆合作夥伴包括:
第五屆 與美國會計學會(AAA)合辦
第六屆 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Fresno分校合辦
第七屆 與國際會計師聯盟(IFAC)公共服務委員會合辦
第八屆 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於臺北共同舉辦
第九屆 與中華會計教育學會合辦
2012年、2019年及2025年,本系再次與中華會計教育學會攜手合作,在臺北舉辦研討會
每年,該研討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及專業人士參與,不僅促進國際交流,也對臺灣會計學術發展及實務應用帶來深遠影響。
 
3. 國際研討會:本系致力於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近年來成功舉辦多場國際級研討會,與全球知名學術機構合作,提升研究品質並加強學術與實務的連結。
其中重要的國際研討會包括:

京都大學與臺灣大學雙向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促進亞太地區學者在會計與財務領域的深度對話
第十一屆《國際會計研究雜誌》國際研討會(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提供全球會計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的機會

這些國際研討會不僅提升本系師生的研究視野,亦為年輕學者提供學術發展的支持,並進一步強化學術界與實務界的緊密合作。

就業與進修管道
可習得之專業能力
  • • 會計
  • • 審計
  • • 稅務管理
  • • 財務管理
  • • 一般管理
  • • 財務規劃與分析
主要進修領域
  • • 會計學研究所
  • • 財務學研究所
  • • 商學研究所
  • • 商學研究所
  • • 法律研究所
就業管道

會計系學生畢業後以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居多,亦可進入企業之會計、財務部門或參加高考進入政府會計、審計、財稅等部門工作。進入會計師事務所者可成為執業會計師,或於具三、五年經驗後視興趣及機會轉入企業之財務、會計部門或證券、金融業等。事實上會計專才轉入管理、行銷、理財、證券投資等工作領域並不困難,但其他領域則較難取代會計專才。因此,本系所培養之人才,雖以會計專業為主,但以提升學生整體管理知識與能力為重心,以期學生透過會計專業的訓練,未來能成為各公司機構之領導人才。

資訊交流

設系時間:民國74年

系主任:廖珮真 教授

電話:(02)3366-1110

傳真:(02)2363-8038

網址: https://management.ntu.edu.tw/Acc

電子信箱: macct@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