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5-06-11
瀏覽數:27 2025-06-11 更新
撰文者/會計學系大二 曾翊庭
![]() 今年再次參加台大盃籃球賽,我們帶著衛冕冠軍的榮耀與信心踏上球場,原以為能夠延續去年的氣勢,再度站上最高殿堂,沒想到這一年的旅程,卻是從高點跌入低谷,最終無緣晉級。雖然結局令人失望,但過程中的反思與學習,卻也讓我獲得了比勝利更深刻的成長。 賽季初期,我們抱持著「我們是冠軍隊伍」的心態,團隊默契仍在,陣容也與去年差異不大,以為能延續去年的狀態,然而,隨著對手實力的提升與我們自身狀態的不穩,幾場關鍵戰役的失利開始動搖全隊信心。尤其是在面對某場被視為「應該能贏」的比賽中,我們卻因為鬆懈與低命中率敗下陣來,那場失利成為晉級希望破碎的轉捩點。 無法晉級的結果讓我們一度陷入沮喪,也讓我開始反思:「我們到底輸在哪裡?」是戰術?是體能?還是心態?比起去年的拚勁,今年的我們或許太過依賴過去的光環,而忽略了對手的進步與比賽變化的不可預測性。 於是,我們開始嘗試尋找問題的根源。我們回顧每一場比賽的錄影,檢討每一次防守失位、進攻選擇與臨場決策。我們發現,在對方加強壓迫防守時,我們缺乏有效的破解方式;而在比分落後時,團隊合作容易被個人情緒打斷,影響場上的流暢度。這些問題去年或許也存在,只是被勝利掩蓋,直到今年才赤裸裸地顯現出來。 我們嘗試調整訓練方式,加入更多模擬對抗的情境練習,也更強調溝通與臨場反應的練習。雖然比賽已經結束,但我們相信這些調整將為未來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輸球從來都不是令人開心的事,尤其是身為衛冕者時,那份落差更加刺痛。但也正是這樣的痛,讓我們學會不只是為勝利而戰,更要為成長而努力。每一場比賽、每一次失敗,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機會。 下一次的台大盃,我們或許不再是冠軍,但我們會是更成熟、更團結的球隊。真正的球員精神,不在於每場都贏,而是在於跌倒後,能夠站起來,找到方法,繼續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