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EMBA20周年系列報導】社會創新重要使命:兼具解決失衡與永續經營
Activity day:2016-07-01 
Published At:2016-07-01 
Views:330  2018-03-20 updated
 
以智慧里長行動數位化平台,成功創造社會企業新興商業模式的全球定位執行長林攸信、以一己之力成立信託公益基金的潘淑卿,以及從極致資本主義走向追求人生價值的慧力教練黃卉莉如今成為許多退休族的人生導師,他們都是不同屆的臺大EMBA學生,卻都在畢業後,發展出同樣思考脈絡的人生故事,今天他們重新回到教室裡,與國內積極推動社會創新實踐的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展開一場精采的對話。
 
 
從右邊走向左邊,從一般企業走向社會企業較易成功
 
林攸信:我的第二場人生完全是在臺大EMBA找到方向,2007年畢業後,我與三位EMBA同班同學一起創業,將課堂所學統統運用在新事業發展上,至今走過9個年頭,從一般企業,走向社會企業,走出自己的路。
創業之初,我們的核心技術是LBS(移動定位服務),專門設計研發與手機相關的軟體,跟一般商業公司無異。直到四年前,我們幫新北市政府研發「智慧里長」服務系統,作為新北市政府與里,及里與里民之間數位化的訊息溝通平台。從這個概念出發,我們陸續往南走,到各縣市推廣平台,至今已有二千多位里長與我們合作,比例達全台1/4。
 
量變就會產生質變,機會點也就因此而產生。當時我看到一個水電行老闆持續兩年半在做一件事,他鼓勵鄰近企業每月初二、十六拜拜用的貢品盡量採買生活必需品,而且拜完後就捐出來,他再集中分送給需要的弱勢族群,這些族群很多是政府接觸不到的弱勢邊緣戶,他們都很需要這些物資,我突然想到德雷莎修女的名言:「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加上EMBA課堂訓練出來的敏銳度,我們思考這樣的好事一定有可以複製與改善效率的方法,於是我們整合了智慧里長服務系統資料庫,與公司原有的定位服務技術,設計「村里平安箱」,以電子商務方式,邀請企業認購平安箱,然後我們每月發送兩次箱子,一年二十四次給企業,當企業祭祀完後,我們再收回平安箱給各里長,請里長協助發送給邊緣戶。
 
同時我們的定位技術會利用APP網路監控,追踨每個箱子的去處,里長也可透過系統告知弱勢戶的需求,我們再整合需求與供給,達到多邊之各取所需,讓現有資源發揮最大價值。這個計劃從企業一年認購五百個平安箱,至今年預計每月可達五千多個,一個五百元,營業額衝上約六千萬。
 
從這個計劃起,我們找到了路,從右邊走到左邊,漸漸發展成社會企業。以定義來看,社會企業就是要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但社會企業光有熱情很難真正成為企業,更難以維持生存,我認為還是需要生意頭腦,所以一般企業有心朝幫助人的方向走,更有機會成就社會企業。
 
今年,我們繼續發揮平台資料庫與聯絡網功能,推出集合QR Code、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微定位等三合一定位搜尋機制的「580179協尋手環」,這也是最接近地氣的里長告訴我們的需求,社區裡常有失智老人找不到路回家,於是我們整合需求與定位技術、平台資料庫,首創智慧型手環,旁人遇見失智者,只要用手機一掃手環,就能立刻查出失智者、居住里里長、人所在里里長的聯絡資訊,透過三方聯繫,幫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若民眾無力負擔手環價格,我們將找上市櫃公司的CSR計劃合作,幫助更多人。
 
這兩個計劃案都是透過資源的搬動、分享,讓多邊各取所需,開玩笑說:里長需要里民支持,我們需要經營企業,彼此各有獲益。我們也證明社會企業可以透過創新模式創造多贏局面,及達到獲利再循環的目標。
李吉仁教授也回應,社會企業要建立有別於現有的商業模式才能發揮價值,這兩項案例把「人們的需求」、「里長對建立好名聲」、「企業要得到品牌信譽」、「串連者(社會企業)要得到資金」的四方需求串接了起來,並且生生不息循環下去,都是極佳的範例。
 
另一個趣味點是,相同資源對不同人有不同的價值,例如一杯水可賣多少錢?你現在可能只願意花三毛錢買,但到了沙漠,你會願意花三塊錢買,東西沒變,但情境改變,東西的價值就會跟著改變。相同道理,平安箱一箱五百元,有人一餐就吃了五百元,卻有家庭靠著一箱平安箱生活一星期,價值就達五千元,顯示出搬動資源產生的價位差,這是重要的創新概念。同時也證明社會企業不只扮演了需求與供給之間的橋樑,更能解決問題,創造商機。
 
 
社會創新需要不滅的熱情與信念
 
潘淑卿:我的故事充滿曲折,可以作為後續者的借鏡。我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思考退休後,人生下半場要做什麼?說回饋社會有些矯情,但我是真心想幫社會做點事。況且就讀臺大EMBA過程中,我感受到我們是一批資源擁有者,應該整合資源幫助社會進步,於是為了建構從事社會改革所需之能力與知識,我重新回到臺大上課,包括創意創業中心、MOOCs的課程。
 
準備好能力後,2015年初,我投入了成立投資社會企業的公益信託申請相關工作,雖然最後並未成功,但這個過程卻給我很大的學習。行政院在2014年拍板「社會企業行動計畫」,並宣佈2014年為社會企業元年,鼓勵財團法人投資社會企業,或擔任社會企業發起人,這是我的契機,但我不想只是捐款,想用公益信託方式,引導更多資金協助更多社會企業成長。
 
2015年初,我先到勞動部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確認像我這樣投資社會企業的天使資金可以申請勞動部管轄的公益信託基金,於是我開始積極動作,結合社企流從事者、銀行信託業者,共同投入芽真社會創新基金公益信託的制度、合約之訂定,及主管機關申請作業,沒想到後來卻是卡關連連。
 
總結來看,我的卡關包括:一、若成立公益信託諮詢委員會,相關成員無法提供配偶的三等親名單;二、若不成立公益信託諮詢委員會,難以證明遴選投資對象之公正性;三、社會企業尚未立法,有部份申請內涵不屬於勞動部主管;四、設立目的過於抽象;五、遴選方式難以證明符合公益目的;六、委託人在公益信託成立之後,角色即應抽離,但我想用投資名義來申請,代表這當中有我想實現的社會公益,主管機關要我抽離等於違背我的立意。
最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主管機關要我們修改條文,公益信託投資對象改為包括曾經獲得政府舉辦的發明競賽得獎者或育成計劃、或經主管機關核定或備查的非政府部門舉辦的發明競賽得獎者或育成計劃等,等於完全限定我們想投資的對象條件,這也無法施展我的理想,於是我放棄了。
 
花了一年時間,結果我在2015年底撤銷了這項申請,雖然有些氣餒,所幸另一個純公益捐款性質的全人關懷社會福利公益信託很快就通過了,現在我還是抱持樂觀的態度,期待政府能早點制定明確法令,讓社會企業投資更具彈性,發展才能更多元化。
這局人生下半場的賽事,雖然我一開始就踢到了鐵板,但我還是鼓勵臺大EMBA學生累積財富、知識與能力之後,能夠發揮你所擁有的一切,共享給更多資源缺乏者,從過去的領航企業發展,到未來的領航社會前進。我也期待學校能夠開設更多社會創新課程,給予學生更多觸動與啟發,並教導學生如何整合資源,否則退休之後,不知道人生還能做什麼,將會相當可惜。
 
李吉仁教授表示社會企業需要友善的法律環境來支持,可惜臺灣現在還沒有相關法令制定,2014年,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也只決議「先行政後立法」,由政務委員馮燕整合經濟部、衛生福利部等相關部會行事,目前已推動多項計劃。
但在法律尚未制定前,全球也還沒有關於社會型企業的明確標準時,現今全球潮流是發展公益型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鼓勵企業改變既有的利害關係人結構,朝向取得社會與商業目的之平衡發展,臺灣也正在積極加入行列,未來發展可期,也是一種社會創新。
 
從教練角色出發,幫助更多人成長
 
黃卉莉:我是人生價值觀翻轉的例證。2000年,我從臺大EMBA畢業後,進到IT產業工作,人生目標只有金錢與地位,不斷追求一般人眼中的成功定義,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到底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
隨著世界經濟潮流發展,2008年,我隨同先生到了中國發展,從事財務規劃工作,在那個極致資本主義的市場裡拼鬥,我每天都在追求不同的數字,直到我發現我真是金錢惡魔,我的人生價值觀頓時完全毀滅,心裡也不斷出現:我到底在做什麼?我為什麼要從事這份工作?人生還能創造其它價值嗎?心中問號不斷出現,迫使我開始醒思我的人生與未來。
 
當時我想起過去在臺大EMBA所學,也想起2007年,我曾經參加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與作家王文華創辦的若水國際活動,我認識了一個有趣的字眼:樂活,讓我覺得我想要滿足人生最基本的東西,找到人生意義,於是我決定回到U的最底層重新出發,並選擇一個好的事業去做,於是兩年前我辭掉工作,回到了台灣。
 
辭掉了工作,我卻還不想退休,只好認真思考我可以做什麼?回想起我過去的工作每天要跟不同人進行一對一的深入對談,我曾經問客戶:「如果有一天你擁有想要的財富了,你想要做什麼?」結果很多人答不出來,也就是大家不知道到底拼命賺錢是為了什麼?賺完錢,人生還可以如何走?
 
於是我腦中閃過,這就是我的專業,也是我的未來。我是一個好的傾聽者,也是一個懂得搜尋、整合資源的人,我很願意跟人對話、研究人,協助人們探索他們的獨特性與優勢,於是我成立慧力教練,效法ENCORE.org,期望透過個人化諮詢方式,幫助人們找到第二人生方向。
 
ENCORE.org副總裁瑪希‧埃爾博爾(Marci Alboher)所著的《安可職涯》談到,人們出生後花二十年學習,再花三十年工作,當你心裡出現「難道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了嗎?」聲音出現時,就是你該從舊工作中解放,找回自己內在的工作熱情與天賦的時候到了。她鼓勵四十到七十歲的人們,運用人生、職場累積的菁華,追求職涯安可曲,找到人生下半場的志向與熱情。
因此,我們將對象鎖定在嬰兒潮後的退休族,透過諮詢、團體互動、讀書會,幫助人們找出共識,一起解決困境,並共同發揮人生累積的能量。同時,我們也期望透過不同的參與,觸動人們想要開創公益第二春的信念,再整合這些人的資源,幫助更多不同族群,例如更生青少年等。
 
當中,我覺得一個有趣的機會點在於女性,現在是女力時代,我們已經有女總統與女黨魁,她們都證明了女性的實力、靭性與毅力,若將女力運用在發展社會企業相信會有很好結果,這將是我們下一波努力的重點。
未來,我們最大的目標是建立平台,整合小型社會福利團體的資源,彼此共享所擁有的;所需求的,如此更能創造資源搬動的最大效益,也能實現運用社會創新促使社會更進步,人民擁有更美好生活之宗旨。
李吉仁教授也說明,這是有趣的人生翻轉過程,這個轉彎也是未來潮流。但回歸經營面,新創企業依然會碰到兩大挑戰:第一,先思考清楚你的創新商業模式是什麼?有別於其它商業企業的生存利基又是什麼?第二,企業要拉高社會使命,走向公益型企業模式,將挑戰誰是獲利最大化等問題,也就是究竟誰是你最想照顧的,是企業本身、員工,還是服務對象,都要先有清楚脈絡,才比較容易落實。
 
李吉仁教授談社會企業
 
為何要有社會創新?臺大EMBA為何要教社會創新?社會創新是運用創新商業模式解決社會、環境的問題,並協助改善失衡,達到祥和美好的社會。原來這些問題是政府的責任,但有些失衡是政府、商業解決不了的,譬如財富失衡、教育失衡、性別歧視、鄉城差距等,需要靠社會創新來解套。
 
而臺大EMBA成立二十年,第一批EMBA世代已經到了工作交棒時刻,校友與部份在校生都是社會菁英剩餘(elite surplus),有一股龐大的社會力量值得發揮。剩餘之詞是指社會富裕之後,產生出來的菁英剩餘,這些人在大企業工作二十、三十年,已經完成職場上的階段性任務,歷練過台灣的榮景,五十五歲便離開職場太浪費,因此稱之為社會菁英剩餘。他們的人生未來最好的舞台就是再創跟過去不同的業,社會創新是他們極佳的選項。
但社會創新的市場在哪裡?要改變什麼?重點在創新,假若沒有創新的方法,不可能達成目標。而且社會創新絕對不是短期任務,當社會問題都解決完,就是社會企業消滅時,但社會問題永遠解決不完,永遠需要更創新的模式,譬如五年前誰也不會想到共享經濟,現在卻是熱門議題。
 
對已開發國家而言,解決失衡是社會創新的主要使命。新興市場國家雖然失衡問題不嚴重,但待開發事項更多,若社會創新能用最不花資源方式,創造新的經濟體與模式,社會創新便能兼具解決失衡及永續經營面向,將可大幅協助新興市場發展經濟,讓這些國家脫貧自立,自己解決問題。
 
目前臺大EMBA尚未有正式的社會創新課程,多採取專題式短講授課,但未來我們將積極發展,並整合教師研究議題與資源,成立相關課程,透過行動學習方式來執行,也許這將成為臺大EMBA新亮點,臺大EMBA3.0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