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At:2024-12-16
Views:39 2024-12-17 updated
本次管理學院教師跨領域研究分享活動,特別邀請會計系劉啟群教授與黃祥宇教授,分享以「Determinants of Sustainable Inconsistency」為主題的研究。近年來,隨著公眾對永續議題的重視,企業的外部利害關係人對企業表現的關注重點已從傳統的財務績效逐步轉移至非財務績效,尤其是企業的永續表現。黃教授指出,企業發展相關文獻的研究重點也隨之轉變。過去,企業目標多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核心;然而,隨著永續議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企業開始更注重滿足外部利害關係人的需求。相關會計學研究亦證實,企業對永續的投入不僅能獲得市場的正面反饋,還能降低信用風險,並在投資組合中的表現優於未投入永續的企業。鑑於當前主流研究大多聚焦於企業收到的外部反饋,卻較少探討影響企業內部永續行為持續性的因素,此次研究即以此為切入點,分析影響企業縱向行為改變的原因。
透過整合過往文獻與理論,研究以慣性理論為基礎指出,企業的策略行為與經營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慣性。一旦企業輕易改變這些行為與模式,將可能面臨內外部壓力。因此,根據慣性理論的分析,企業的永續行為理應展現一定程度的持續性。然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管理階層更換是一個可能的變數。對企業而言,經理人的決策對企業行為具有高度影響力,因此,不同經理人可能引導企業採取不同的行動。一旦企業發生經理人更換,這可能顯著降低永續行為的持續性。此外,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外生事件的衝擊。儘管非財務績效(如永續表現)對企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但當企業面臨重大衝擊時,往往優先將資源投入財務績效的維持。由於資源分配受到限制,此類情境可能進一步削弱企業永續行為的持續性。基於上述理論與觀察,該研究建構了一套研究模型,旨在檢驗影響企業永續行為持續性的主要因素。同時,研究在模型中納入了企業財務特徵作為控制變數,以確保模型設計的嚴謹性與研究結論的可信度。 除了透過假說中的經理人更換與外生事件進行分析外,該研究還加入獨立董事比例與永續爭議兩項因素進行檢驗。黃教授進一步闡述了研究的管理意涵,特別針對企業如何在永續目標與經營實務之間取得平衡,提供了嶄新的視角。首先,研究結果顯示,企業的永續行為具有顯著慣性,表明企業在資源分配、策略選擇以及長期品牌價值建構中,應當重視永續行為的穩定性。然企業經營環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變數,如經理人更換或外部衝擊,這些因素可能對永續行為的連續性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管理者在制定永續策略時,應強化內部政策的穩定性,減少對個別經理人裁決的依賴,以降低因人事更動而導致策略偏離的風險。此外,研究指出,外生事件與危機常使企業不得不優先將資源分配至財務績效,這揭示了企業在應對外部壓力時,需採取前瞻性的資源配置策略。例如,設立專屬永續基金或專責部門,以確保在面臨挑戰時,仍能維持非財務績效的穩定性。這不僅有助於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還能鞏固其在市場中的信譽與競爭力。 資料來源: 台大管院院行政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