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管系廖振男老師分享:「Design of long-term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 to encourage healthy habits」
Published At:2020-09-16 
Views:1303
 2020-09-16 updated


  教師午輕食跨領域分享會是讓各領域的老師交流,討論議題、議題延伸或新增應用方式的一個活動,在6/23這天的演講中,邀請到工商管理學系廖振男老師分享:「Design of long-term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 to encourage healthy habits」,利用數學模型探討人們在養成健康的好習慣時往往會過於看重現在的利益,而進一步的利用此數學模型設計出一套可以讓人長期培養好習慣的機制,並利用許多實例來證明該機制的可行性,讓整篇研究既有理論依據又可以實務佐證,許多老師也提出許多問題來進行交流,包括機制設計,可行性驗證等問題,讓整個分享會相當精采。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這時我們會發現台灣有健保制度讓我們在防疫與治療方面相對於國外是節省了許多的成本,除新冠肺炎之外近年來許多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的增長也對我們醫療保健形成了許多的負擔,但有許多慢性病是只要培養出良好的好習慣及可預防的,只要我們養成多運動、不抽菸、適量飲酒…等習慣,未來得到慢性病的機率其實就會大幅降低,但為什麼我們無法養成好習慣呢,廖老師提出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是缺乏資訊,但現在資訊發達,且健康等之是深耕於各等教育之中,加上多運動,不抽菸等維持健康的行為基本上是全民的普遍認知,所以廖老師認為缺乏資訊不是人們不養成良好習慣的主因,既然不是缺乏資訊那人們不養成良好習慣的主因有可能是我們深思熟慮且理性的結果,老師提出了一個數學模型,該數學模型類似我們年金的計算,利用折現的方式將我們未來的利潤轉化為現在的利潤,在與現在立刻開始培養好習慣的成本進行比較,該模型合理的解釋我們為什麼總是說明天我在運動或減肥,因為來獲得的好處與我現在付出的成本實在是太少的緣故,既然我們可以用這模型來驗證人賴行為,我們是否可以利用它來設計出一套獎勵回饋的機制讓人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呢?這問題便是廖老師本次研究的主軸。

  以前的研究往往專注於短期的研究,像是研究三四期,給你金錢是否會讓你願意多運動等,研就發現給錢的確可以增加人們運動的動機,但一不給錢人們的行為就會回到原本的行為,所以廖老師想要設計出一個長期的機制讓人們可以長期有動力的進行運動,進而減少慢性病的罹患機率,但這真的可行嗎,長期的專案或機制往往需要大量的成本與金額,這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於是廖老師舉出目前有在進行中的幾個實務的例子,像是新加坡與俄羅斯的保險公司皆有提出每月運動目標方案,只要保險人每月的目標運動有達成,則下個月的保費就會有所減免;而老師的研究結果顯示,隨著人們自制力的不同,政府可以將人民劃分為不同群體,並針對群體提出最佳方案,若政府將其外包給民間公司,則民間公司是可以獲得利潤的,但政府必須善盡監督的責任,避免民間公司欺騙消費者給出不符其自制力的方案來騙取消費者的錢財。

  此議題至現代才被探討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科技的進步,智慧手環,手機等新產品的問世,使驗證人民是否有達到其目標有一個相對低成本的方案,其二在於對慢性病的認知與防治越來越了解與看重,隨著醫學的發達我們也越來越知道疾病的發生過程與要透過那些活動來事前防治,最後我們對於人類的行為也越來越了解,我們透過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等專業學術研究,更了解人類的行為模式,以上這三種原因讓我們推出上述的健康管理方案成為了可能;分享會後也有許多老師提出許多建議與問題,包括政府的應用的細則與是否用懲罰代替獎勵可能更能達其健康管理的效果等,廖老師也提出很多目前研究的結果與經驗來分享與互動,讓整場分享會互動相當良好,老師們彼此的建議與問題也相當的精闢獨到,令人獲益良多,受用無窮。

工商管理系廖振男老師
撰文者/商學研究所 張詠勛